易学易读
我们从上一课里知道,易经是五术之源。那么我们要学好八字,也一定要学好易经。而要学好易经,也必须要知道易经的起源。而河图和洛书就是易经的起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如果不能把洛书和河图有一定的理解,那么你对易经的理解也会有限制,所以它是根本,我们要学好八字,一定要挖根基,找到它根本的东西。
一、易经起源之河图
河图就是这样的一个构图,看似挺简单,其实奥妙无穷。
我们来先学会怎么看河图。图中原点颜色为黑白两色,白色代表阳,代表天数;黑色代表阴,代表地数。方位分东西南北中,北方是黑色的水,由天一数生之、地六数成之;东方是绿色的木,由天三数生之,地八数成之;南方是红色的火,由地二数生之,天七数成之;西方是白色的金,由地四数生之,地九数成之;中间是土黄色的土,由天五数生之,地十数成之。
总共分为东西南北中五组,分别代表着方位,颜色,阴阳,数理。我们再来继续看它们之间的规律关系。我们看组合规律,一和六相差五,二和七相差五,三和八相差五,四和九相差五,五和十相差五。那么这就引出了我们之前讲过的易数里面的公式,成数等于定数加上生数,那么相差那个五是定数。生数是中间内圈的一二三四五,成数是外圈的六七八九十,规律是由内往外生。那么也就是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易数的公式就是从这来的。定数和运算方法再加上生数,它一定等于成数,我们老祖宗通过河图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有了这个道理,所有的科学的门就打开了。
那么,河图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对应产生了十天干。我们断八字要看十天干,所有的基础的易学里面都离不开十天干,这就是十天干的由来。
那我们来看:东方甲乙木,阳在里圈就是甲木,阴在外圈就是乙木;南方丙丁火,阳在外圈就是丙火,阴在里圈就是丁火;西方庚辛金,阳在外圈就是庚金,阴在里圈就是辛金;北方壬癸水,阳在里圈就是壬水,阴在外圈就是癸水;中心五个白点为阳是戊土为中心,十个黑点为阴是己土。
那么河图里面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阴阳,这十个基础的阴阳点就为象,运转的东西就是公式。象法、技法是不是都在河图里出现了?所以我们要掌握河图里面的基础要素。
那再来看看它对应的理(原理),河图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著名的“黄金分割点”在河图中也有体现。黄金分割点值是0.618,我们先把河图里面的数字从一加到十的和是55;那么中间这部分数字依次相加8+3+10+4+9=34。34除以55正好等于0.618黄金分割点。所以黄金分割点在河图里面早有体现。
那么再来看河图它是怎么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我们长期的研究发现宇宙大爆炸之前就是一个整体的东西,在河图中的表示就是一个空心的圆点。空心的为阳,为无。因为有阳是没有形的,阳是为气的,是空的。阳跟阴相作用才生合了一切,这是生数和定数之间的组合,形成了成数,所以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么水是怎么生成的?那就是天上的一个一,地上的一个六,它是两个代号,它俩互相作用了之后,共同组合生成了水。那么同理,二和七生成火也是如此;三和八生成木也是如此,这就是它的生成。从无到有,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再来看河图就是银河之图。我们把河图里面所有黑点的阴数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连起来,从里到外连起来,二到四到六到八,形成这样一个循环;我们再把里面所有的白点的阳数也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连起来。那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像螺旋的一个旋涡图,这就是与银河系螺旋旋涡高度吻合的一张图。它在告诉我们一个事物的规律:事物的生成和运转,一定是按照着螺旋发展,螺旋渐进的形式来进行的。我们看那些小花在开花那一刹那,是螺旋式打开的。我们太阳系的星系旋转也是按照这种螺旋渐进式的往前运动。我们看那个植物的藤条,葡萄藤条,它也是螺旋的往上长...螺旋渐进是事物生成的基本规律,事物在运动的过程中,要么是螺旋渐进,要么是螺旋收缩,螺旋扩散,螺旋收缩,一定都是螺旋向前发展的。
所以在螺旋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中间点,这个中间点相对来讲是静止的,不怎么动的。这就符合了我们倡导的中庸之道,我们学习断八字的核心就是中和为贵。万事万物的生成规律都是从无到有。它要符合两个道理,第一个是成数等于生数和定数之间相运算得来的;第二个它要符合螺旋渐进的这种发展规律。这是河图里面告诉我们的非常重要的事物本质性的东西。
这些知识都是很基础的东西,是河图里面蕴含的老祖宗的智慧,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弄懂关于河图的内容。
二、易经起源之洛书
洛书和河图都是中华文化比较珍贵的宝藏,里面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洛书和河图,又都是易经的基础。
我们的先人是通过洛书和河图来学习和不断的演化,生成了易经的智慧。所以,作为本源性的东西,我们必须要学,它是基础,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个不学,后面有些东西你就整不明白,搞不准。
洛书相传是大禹治水的时候,治始终治不住水。这时候从河里浮现了一只大龟,龟的背上就有洛书这样的一个图案。这就是洛书。
那么洛书究竟有哪些作用?它跟河图的区别是什么呢?洛书对应的是空间概念,河图对应的是时间概念。这是它俩不同的地方。
洛书里面非常重要的几点。黑点为阴,白点为阳;白色为无,黑色为有;白色为天,黑色为地。图案一共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构成,这九个里面,有四个是阴,有五个是阳,形这样的一种方式排列,是跟方位有关系的,后天八卦及九个宫位也是根据这个排列组合演绎而成的。
从方位上来讲,南方比较热,是火,用九个阳点来表示;北方比较冷,是水,用一个阳点来表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植物就先长,生机勃勃是春天,是木,用三个阳点来表示;西方是太阳落下的地方,金光灿灿,也象征着秋天秋收,是金,用七个阳点来表示;而我们人呢?居住在中间的位置,承载我们的是大地,所以中间五为土,用五个阳点来表示。东南中西北五方及木火土金水,地理方位及五行就出来了,五行是跟着地理方位来的。
洛书里面存在着等数规律:横竖斜相加的数都等于15。那这里面就显示了很重要的东西,叫守恒定律。世间的万物不论怎么变,也不论产生多少种组合,任凭它变来变去,它总量是不变的,它就是有一个定数,有一个变数。定数是什么?定数就是五。中间的五是定数,那么,一和九就是变数;二和八就是变数;三和七就是变数;四和九就是变数。变数和定数之间最后生成的数15就是成数。守恒定律=定数+变数。
根据这个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在进行八字推理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命盘里八字里面能量是否守恒?也就是说不论八字怎么变化,它蕴含着的总能量一定是守恒的,不可能增,也不可能减。这就是核心基础。
我们再来看下循环相生,先要知道洛书宫位的五行属性。二位属土;三位、四位属木;五位属土;六位、七位属金;八位属土;九位属火。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它是怎么走向的。从木开始看,木生长在春天,它是需要水和土的作用才能生长。那么1水和8土的作用就生成了木;那么,木要壮大,从3到4壮大了,然后木就生了9火;那么火到这里又生了2土;土到这里又生了7金6金;金到这里又生成了1水。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循环相生的往复过程。也揭示出所有的事物发展都是循环相生的道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我们要知道任何事物有生必有克,我们又发现相对的位置都相克。水跟火相克;金跟木相克;那么最后剩下的在一条线上的二土和八土相不相克呢?它俩之间也会相克。所以这里面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相对的就会相克;相邻的就会相生。这就是一个基本的生克的道理。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个交叉螺旋。什么叫交叉螺旋?这是事物变化的规律。因为整个洛书告诉我们的是地理方位以及事物变化的规律。所有的事物变化都是按照这个规律来的。
那么我们来找交叉螺旋。阳点一到三到七到九连线形成了一个S型;阴点二到四到六到八连线形成了反向的S型。这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呢?就是阴在变化的过程中走的是一个S型弯路;阳在变化的过程中走的也是个S型弯路。它俩是一个是正螺旋,一个是反螺旋,这个像不像我们的DNA?我们的父亲和母亲的DNA再组合生成我们的一个完整DNA的时候,一半链条是正向旋转的,另一个是反向旋转的,它俩缠绕在一起的时候完全吻合。这就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律。
这样的规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所有物质的生成和变化都是由正向S型和反向S型两种S型波动生成的。这就是洛书里面蕴含着的交叉螺旋变化。这个就是非常重要的知识。
我们来总结一下洛书里面最重要的几条:
第一条,守恒定律。事物是守恒的,不会变多也不会变少。它一定是在一个整体范围内,只能变化,但是不能增加或者减少。所以它可以变,但是它一定有有定数,有变数。
第二条,它俩之间的关系相邻相生,相对相克。说白了就是,同维度都是相克,大家做的是同维度的东西,那就会相竞争,就发生克,同行是冤家,就这个道理。
第三条,就是交叉螺旋。交叉螺旋就是说事物的变化规律,都是按照正向S型变化和反向S型变化交叉螺旋式进行的。这是关于洛书的讲解。
那么我们就知道了,河图讲的是事物生成的规律;洛书讲的是事物变化的规律。河图和洛书的区别就在这儿。河图讲的是生,洛书讲的是变。
河图讲的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它讲的是生,生是怎么作用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它生的道理。
洛书讲的是变的道理,它变是怎么变化的?变化的规律全在这个图里了。
所以后期我们在学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生克变化的时候,都跟这个基础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这个一定要弄清楚。
三、易经起源之八卦
我们来学习易经八卦。易经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一共就这么一段话,涵盖了所有的知识体系。所有的逻辑,所有的原理,所有的道理,都来自于这句话。
那么我们就用这个图像来演析,解析一下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这里面究竟蕴含了哪几个道理?
第一个,无中生有。无极生太极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我们说宇宙初始状态就是一个纯阳的、空无的圆圈,到了这个太极这个地方就产生了太极点,太极点是一个阴性的点,这个就是无极生太极。
无极生太极中这个无到底是啥?无是我们想象当中啥也没有的无还是另有玄机呢?无,它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无穷无尽的无限空间。这代表什么呢?无中可以生出一切东西,任何东西都是从无中而生。就好比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但可以画各种各样的画,也可以写各种各样的文字;又比如说我们的手机,手机这个东西出来之前,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的,是我们创造出来的。那从没有手机到创造出手机,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
第二个意思是无穷大的一种力量。那是什么让“无”产生了有呢?就是“无”的这种无穷大的力量的引导。“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不代表真的什么也没有。所以“无”中蕴含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无穷的力量。这种无穷无尽的力量是我们身体里面的五大感官接触不到的东西。
自然界中存在着两个象限:一个象限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东西,可以探测到的东西,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另一个象限是我们探测不到的东西,但是它确实存在。这个就是“无”。
所以是从无的这个象限里面。生走到了有这个象限里,是因为有“无”的一个构思。比如说我构思出来这个手机应该怎么做?所以有了这个无的构思之后,按照这个构思才会形成一个生成逻辑,有了这条线就好比是一个路径。从“无”这里生成无限可能。“无”就是无限可能,手机没有生产前我可以有无限种方案,可以做的像房子那么大,它当然不能当手机用了,但是在理论上它也是手机;可以做的像一个面包块,也可以做成圆的,可以做成三角形的,做成各种稀奇古怪的造型的,有上千上万上亿无限种可能。所以任何的“无”它都代表一个初始,初始是具有无限可能的,也具有无限力量的。所以这个“无”就要理解为既有无限可能,又有无限力量,然后才能生出来这个太极。
太极是什么呢?太极就是由无极生成阴的开始,是有形的始祖。太极里面有两仪,它代表的是阴和阳,两仪不能单纯的指阴和阳,它也可以指的是事物的两个部分,相对立的两个部分,一个是有形的部分,一个是无形的部分。那么阳来代指无,阴来代指有。那么太极最开始就是从一个“无”的无极状态下,生了阴,即由无变为了有。然后再形成了阴阳合和,再继续形成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有的万事万物生成的过程都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所以无中生有是贯穿着易经里面的非常核心的智慧。太极生了阴阳,形成了两仪,用一横表示阳爻,用两短横表示阴爻。
那么再来看两仪生四象。
在一阳爻上面再画一阳爻,就是两阳爻,代表太阳。也代表无和无相作用的象;
在一阳爻上面再画一阴爻,就是一阴一阳爻,代表少阳。也代表无和有相作用的象;
在一阴爻上面再画一阳爻,就是一阳一阴爻,代表少阴。也代表有和无相作用的象;
在一阴爻上面再画一阴爻,就是两阴爻,代表太阴。也代表有与有相作用的象。
至此,两仪生四象就形成了。
那么,这里面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公式。大家看,第一层是一,第二层作用是二,第三层又增加了一个作用条件是三,第四层又增加了一个作用条件是四。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式呢?就是二的X次方。从一开始作用的时候,这个数字是一,它相当于二的零次方;因为他这时候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然后变成有了的时候,它就会自然会有两个像,一个是无,一个是有,那就是二的一次方;在形成四象的时候,它就是二的二次方;到八卦的时候,就是二的三次方。
我们来看这个数列之间的关系。无极生太极,第一次作用是二的零次方,因为是无生了有;第二次作用是太极生两仪,是二的一次方;两仪生四象是二的二次方;四象生八卦是二的三次方。以此类推,可以无限推下去。
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完全是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推演,去表达。比如从一二三四五这样逐渐推演下去,推演到100,推演到1000,推演到10000呢。这个数究竟会变成多大?就是无限可能。所以二的X次方等于事物发展演变的可能性。就是这个事物发展演变究竟有多少种可能,它取决于这个X和二这种作用关系。就是二的X次方,X对应的数就是从零一二三四...这样往下走。零,代表初始状态,二的零次方等于一的这个位置,就是从无到有;然后二的位置就是太极生两仪;三的位置就是两仪生四象;四的位置就四象生八卦。所以这个X就是零一二三四...。
所以当X是零的时候,它是初始,它是一,什么也没有。这种规律就充分说明当你做任何一件事,影响这件事的作用因素越多,它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多,那这个事就越难,你成功概率就越低。所以你的成功概率等于1:2的x次方(2^x):乘以100%。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减少影响这件事成功的因素。影响成功的因素越少,做成的可能性越大。这也是很多企业做标准化的时候为什么要讲尽可能的精简流程,精简环节,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今天用计算机的运算逻辑,就是用零和一的组合,是不是就是这个无和有?最后演化数据是不是就是二的X次方?也就是理论上是可以无限大的。由此可见,易经理论就是科普先导。这就是关于八卦的两个基本的知识点。
第三个知识点,就是到八卦的时候已经成像了。那么八卦成像后分别代表什么?
乾,代表的是天;兑,代表的是云;离,代表的是火;震,代表的是雷;巽,代表的是风;坎,代表的是水;艮,代表的是山;坤,代表的是地。一共出现了八种卦象。这是自然界中最基础的八种性质。这八种象又具有五行,所以我们就知道了五行的来源,是从这里来的。
乾和兑是金;离是火;震和巽是木;坎是水;艮和坤是土。也就是说从无,这就是一个从什么也没有到有。从无形到有形,一共生出了八种自然象,形成了五行。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们往下来看关于八卦的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都是怎么回事?
先天八卦,始于伏羲一画开天。伏羲画先天八卦时,从乾卦第一画,第一横开始画乾卦,乾为天,所以后人有成语说明之,叫一画开天。
伏羲发现人们的作息规律非常乱,然后根据太阳照射地面上的树产生的影子的变动受到了启发,他拿了一根棍儿,立在了地面上来观察太阳照射下形成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变化,角度的变化,影子也发生相应变化,那么他得出来了一个记录时间的方法。这个就是伏羲画卦的由来。
那先后天八卦对应的是什么呢?先天八卦对应的是天,对应的是时间概念;后天八卦对应的是地域方位,对应的是空间概念。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
怎么去理解先后天八卦?我们来看一下图。
这是先后天八卦的基本盘,先天八卦表述的是时间概念,后天八卦表述的是
空间概念。现代很多人将先后天八卦搞出两个空间概念来,互相之间矛盾。所以古人不可能会弄出自相矛盾的两个东西出来,这一定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的误解。
真正的先天八卦应该是一种纵性的空间概念。我们可以把它这样去理解:先天八卦是时间概念,就好比一张纸竖着放,是一个立着的平面;后天八卦是空间概念,它是一张平放的纸,是个平着的平面。两张纸叠在一起,那就既有上下空间又有左右的空间,由平面变成了立体。所以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结合,是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
那么,我们来进一步理解先天八卦的感受。你站在先天八卦图上面,通常一定是面朝南方的离宫方位,背向坎宫方位。那么你头顶上一定是顶着的天,脚下一定是踩着地。这就是常说的顶天立地。所以先天八卦的乾不应该是指正南,坤不应该是指正北。正南毫无疑问就是离,正北毫无疑问就是坎。乾指的是天,是上面;坤指的是地,是下面。
我们讲究的坐北朝南就是这么来的。我们坐北朝南,上面头顶着天,下面脚踩着地,这个定下来了。那对应着其他的几个宫位呢?巽为风,是从斜后方刮来的,后上方来的是风;上前方兑为云;背后有艮,为靠山;前面有震,为树林大地田园。这就是构成了我们中国风水完整的基本逻辑,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与现实大象非常吻合。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后天八卦。后天八卦表述的是空间概念,它像一张平放着的纸。我们还是以正南为例,正南方依然是离,正北方是坎,除了正南正北这两个卦宫表述的方向跟先天八卦表述的方向重叠以外,其他六个卦宫所表述的方向都不重叠。东南方向巽;正东方向震;东北方向艮;西北方向乾;正西方向兑;西南方向坤。
震巽二宫为木,兑乾二宫为金,艮坤二宫为土,离独宫为火,坎独宫为水。水火为阴阳,为独一。木火土金水五行就是这样表述出来的。
先天八卦主要表述的是天,是时间概念;后天八卦主要表述的是地,是地域方位概念。先天八卦的运行方式是正反S方向螺旋式向外扩散运行;后天八卦的运行方式是九宫飞星式交叉运行。先后天八卦罗列在一起,正好能形成的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也就是我们到任何地方去看任何东西的时候,它一定既要符合先天八卦,也要符合后天八卦。有99%的人在先后天八卦这块都没弄明白。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更多的应用在风水知识里面,这里我们就不做更多的讲解了。
四、易经中的三才
三才在易经的整个体系里也是非常基础的,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贯穿到今后应用的所有东西里,所以是必须要了解的,而且要能够融会贯通。
三才在易经体系里指天地人。任何人要想成就大事业,都必须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天地人三才无处不在,我们有很多时候看八字的大象,就是要对应里面的天时、地利、人和。
那么天指的是什么呢?天指的是无,是无形无象的东西。天即是水火,也就是说水火为无形无象,是一种阴阳概念。我们用丙丁火和壬癸水来代替天干里面的三才。
那么地指的是什么呢?是一种空间概念,是有形有象的东西。我们用戊己土和庚辛金来代替地上的土壤,还有里面的金属,土和金都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那么人指的是什么呢?人是有生命的东西,人并不是专指我们这个人本身,它是指代一切有生命的人与事。我们用甲乙木来代替天干里面的人,所以在八字中要看一个人长得怎么样?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看甲乙木。
三才,在天干里有,在地支里也有,它是无处不在的。所以说研究任何一个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它的空间概念,它的时间概念,它的命理概念这三样东西。只有把这三个东西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构成完整的一个事件。否则,这个事件是无法形成的。
我们学习八字,包括像奇门遁甲、紫微斗数这里面也要对应找到三才。要是找不到三才的话,就没办法呃断事。先找到三才,这是基本点。有了基本点,然后才能继续分析事情。
以天为例。那么天有四象:丙丁壬癸。丙,就是艳阳高照晴天;丁,就是说早上或者黄昏或灯火。比较温一点的光,不那么热的光;壬水癸水对应的就是天黑了,夜里了。尤其是癸水,是阴中之阴,那就是非常黑暗的时候了。
以地为例。戊土就是大山之土;那己土就是田园之土;庚金呢,它是大的、空旷的金属;辛金代表的就是有形有象的,经过加工过的工艺性的东西。
那人呢?甲木,就指阳,男性;乙木呢就阴,女性。
我们再来看十二地支的三才,十二地支的三才是跟天干是有点不同的。十二地支三才一共分了三组,寅申巳亥里面藏干全部为阳,那么它们就是天;辰戌丑未里面,除了这个辰和戌里面的那个戊土是阳的以外,其他里面藏干的全为阴,这就是地;子午卯酉在中间为四正,它们就是人。这就是十二地支天地人形成这样的一种组合。
当我们熟悉了三才概念后,看到有这些字组合的时候,就应立马知道天地人在哪?只要出现三才,就要快速找到天地人。那么一定符合天是无形无象,地是有形有象,人是在有形与无形之间相互作用的,人是既有有形的一面,又有无形的一面。人的思想意识语言是无形的,人做出的东西是有形的,人的手脚四肢是有形的,所以人是万物之灵。之所以说人为万物之灵,那是因为人身上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华。
天干地支蕴藏着天地日月,水火风云,什么所有。自然的概念全有体现,所以一定要弄清楚三才都是什么?三才就是天地人。天就是时间概念,地就是空间概念,人就是有生命的概念,这就是天地人。
我们继续看天地人的组合,在八字体里面也是有体现的。
比如年月日时,对应的是天地人。那我们知道日代表自己,这个就是人的概念。那么,上面的天干就是天的概念;下面的地支就是地的概念。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组的天地人。也就说我们拿来一个八字,迅速能找到天地人在哪里。
在天为气,在地为形是我们经常会讲的一句话。其核心命脉在于什么?叫气从势顺。那么天为气,它是可以从的。从,就是变化多端的,是无形无象的,可以随着其他天干合化,比如说甲己合土,那么天干甲木就是从了土。
天干容易合,地支就不容易合。为啥呢?因为地支是有形有象的,有形有象的东西它是一个趋势,一般只能聚集成势,但不能随便就变成了东西。比如说我们讲申子辰合水局:申子辰合水局在地支上并不是说申子辰全部变成水了,而是有了合成水的趋势。一定要分清楚天干合与地支合是不一样的。
天干如果有合成合化的时候,天干就容易合成了,它就变成合化后的那个新的事物了。地支有合就不容易变,只能是它有这个趋势,有这个力量。但是你不能说申子辰三合,申和辰也全变成水了,不是这样的。论属性的时候还是要按它原属性去论。所以我们才有一个叫气从势顺。地支看的是势,地支为势要顺,要顺势而为。这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间的一种关系。
我们作为初学八字的人来讲,先能认识什么是天地人三才就可以了。知道天地人的作用关系以及天地人它们的核心要领在哪里。
我们后期的课程会讲到应期,所有的应期都离不开天地人合一。天地人合一,也就是说天磁场是大运流年,包括你的命里面应像,是应期到了;那么地磁场就是你周边的环境,比如我们所说的风水,你的环境,是有这样一个磁场力的;人呢,指的是你的思想意识,你的这个圈子等,是有符合应事的这样一个特征在里面的。
天地人三个是极其同步的。如果说遇到不好的事情,我们不想让它去应,那么天我们改变不了,但是地和人这块儿我们是可以作用的,来进行避凶消灾的改变;如果说是个好事儿呢,那么我们就加强地磁场和加强人磁场的力量,然后把这个吉放大,让好上加好。
易经的一个主要原理就是改变,易经是通过什么原理来改变事情的因果的?就是通过作用地磁场和人磁场。因为天地人合一才能完全发挥作用,但天磁场我们动不了,我们就在地磁场人磁场上进行布局调整,进行转变。这就是关于学习三才的核心意义。
五、易经的时空之北京时与真太阳时
真太阳时与北京时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排八字盘需要使用到时间,现在常用的有两种时间,即北京时间与真太阳时。那么究竟以哪个时间为准?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如果不把这个搞清楚,对于初学者脑袋里一定是一团迷惑!
我们首先看一下两个时间都代表什么?
第一个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就是以北京为基点确定的时间,称北京时间。
第二个真太阳时。真太阳时到底是啥?太阳真太阳时就是太阳照射日厬的夹角,就是真太阳时,它是以太阳的光与地球之间的角度的关系来确定的。
先了解一下时间概念。
古人计时方法
在伏羲一画开天的时候,就给定下来一个时间轴,出现了日厬这么个计时的东西。出现了日厬以后,通过日厬看太阳照射的夹角的角度来确定时间。所以说时间点记录的是太阳的走向(实际上是地球的走向)。古人发明了用日厬计时的方法后,又发明了用12时辰来记录时间,即日出卯时,日中午时,日落酉时,夜半子时。
现代人计时方法
世界时区的划分以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零度经线)为基准。零度经线上的“地方时间”被定义为“格林尼治时间”,为世界时间。并以此为基础划分为“零时区”。
从零时区的边界线向东和向西各延伸12个时区,形成全球共24个时区。相邻时区的标准时间相差一小时,东面时区的时间比西面时区的时间早。
每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该区的“标准时间”。时区的界线并不完全按照经线划分,各国根据自身需求确定本国时间,通常情况下,各国都是以自己的首都所处地域的时间定为该国的标准时间。例如,中国北京位于东经116度,属于“东8区”,因此以东经120度的“地方时间”为“北京时间”。
我们国家,为了方便群众和减少时间转换,采用“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标准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的由来。
所以北京时间也就成了我们八字命理取用的常用时间。但在实际推命实践过程中,某些命例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究其原因发现,与地域时间差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古代易经八字发源地是中原地区,现今的河南境内,大概位置应该是以洛阳为中心,作为八字的时间参照点。河南洛阳与北京,在经度上大致是相近的,所以我们中国后来就统一以北京时间为准。
时间记录的是九大行星与地球在那个位置的那一刻所产生的作用力的一个定点。
随着地球不停的运转,就产生了每个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时间点。也就产生了前面所说的不同的时区。
比如说,同一北京时间内,一个人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一个人出生在上海。上海位于东八区,而乌鲁木齐位于东六区,两者相差两个时区。那么他们的时差是2小时。这个时差是由于两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因此,当上海的时间是某个时刻时,乌鲁木齐的时间会晚2小时。这种时差的存在意味着,当上海是白天的时候,乌鲁木齐可能是傍晚或夜晚,反之亦然。
相差两个小时是不是就相差了一个时辰?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来取八字出生时辰的时候,就要来看一下真太阳时。
时区不同,真太阳时也不同,会比实际时间早。也就是说,在上海看到日出的时间假如是5点,那么在新疆看到日出的时间要到7点。以看到日出的时刻来看时间,那么两地你的时间肯定不一样;以同一时间来看日出,那么上海看到日出的时间,新疆肯定看不到。
所以在同一时间点,出生在上海和新疆两地的人,一定有一个实际时间上的差异。这个时间上的差异是以日出为定数的,如果给这两人去排八字,出生在上海的人是卯时,而出生在新疆的人有可能是寅是甚至是丑时。两个人的时辰就明显的有偏差。而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就是因为时区不同,而产生的时间不同。
为什么会有更早的偏差呢?我们看这个日厬图。
这是个日厬图,记录的是太阳照射到各个夹角的位置轨迹。也就是说太阳是从东面出来的,它先照到了上海,又经过了两个小时才照到了乌鲁木齐。所以北京时间比乌鲁木齐时间是走的早,走的快。如果是同一时间出生的话,那么乌鲁木齐的出生时间就会比北京时间晚走了两个小时。所以实际的出现这个八字记录这个信息的时候,就正好差一个时辰,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真太阳时到底是啥?真太阳时就是太阳照射日厬的夹角位置,就是真太阳时。它记录的是以太阳的光与地球之间的角度的关系。
我们就知道了,真太阳时的时间和北京时间,它俩对应的时间信息不一样,导致八字的结果就不一样。
八字对外国人也适用,但是一定要参考出生地和当地时间。这个关系到时间概念,不同时间记录的是天体的位置产生的作用力的影响不同,那么位置不同,它考虑的是调候问题。
你是生长在不同的位置,它的气候对你有影响。所以说为什么要参考出生地,出生地是你所处的这个位置的气候作用。那调候对应的作用的是地支,而且直接作用于月令。也就是说,它会对月令产生影响。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姓氏也分五行。姓氏的五行,其实它就对你的天干有影响,也就说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出生地加上他的姓名再给它配合起来,就又形成了一柱,这一柱的作用力,作用到原局里面来,那么就会对整个人产生了影响。
比如还是两人同时出生,一个人生长在乌鲁木齐,一个人生长在上海。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南,气候不一样,冷热也不一样。那气候不一样,冷热不一样,那在对应喜忌的时候,再推它的调候的时候一定会有影响。也就是说它会影响到这个人最终的一个层次。
六、易经与四柱的阴阳及干支关系
学习易经,我们还要弄懂易经与四柱的相关关系,这也是学习八字必须要懂得的基础知识。
历法:阳历、农历、阴阳历(干支历,从1800年起算)
起源:干支历(天干、地支)怎么来的?与天文学相关。如木星、土星、火星等都有公转期,每60年相会一次,演变成60甲子。
四柱相关关系
1、日柱与其他7个字之间的关系;
2、月球+地球=主位、门户、家里的;
3、太阳+木星=宾位、国家社会的、家外的;
4、力量分配:年支1,月令50,日支1,时支48;月令和时支是两个旺点,在八字力量分配中力量最大。看命是要重点注意;
5、为什么天干没有分值?天干是表象—不具说服力;地支是载体—力量很重要(八字学是一门重地支的学说);天干是地支的化身,由地支化出去的天干之力等同于地支,地支的力量大则天干的力量也大;地支的力量小则天干的力量也小。以地支同等力量发生生克作用。
八卦图与阴阳及四中神
1、顺时针,从子至午为阳,从午至子为阴;
2、子居太阴位,午居太阳位,卯居少阳位,酉少阴位;
3、子午卯酉为四中神(又叫四正神)。特点是:①藏干专一,力量大;②相破不生,子破卯破午破酉破子。各自倚势相破,谁也不服谁。
八卦宫位与天干、地支
我们要知道八卦图八个宫位,所代表的方位及天干、地支。即坎宫位于北方:壬子癸水;艮宫位于东北方:丑土、寅木;震宫位于东方:甲卯乙木;巽宫位于东南方:辰土、巳火;离宫位于南方:丙午丁火;坤宫位于西南方:未土、申金;兑宫位于西方:庚酉辛金;乾宫位于西北方:戊土、亥水。
又分四正卦和四维卦。四正卦:坎、震、离、兑。位于四正位,其中各含一个地支分别为子、卯、午、酉,又称为四中神;四隅卦:艮、巽、坤、乾。位于四隅位,其中各含两个地支分别为丑寅、辰巳、未申、戌亥,又称为寅申巳亥四隅神和辰戌丑未四墓库。
学习目的:
1、知道方位性和时空概念;
2、知道四中神专一、力量大;
3、八字中,区分力量大小的主要依据是看这个字所在的八字宫位和八卦宫位。区分力量大小很重要!有时相差一分就事关正局与反局的生死存亡及成败的关键,并非小事。反局就是反克的意思。
4、八字中力量大小理解:
卯木与申金+酉金,谁力量大?卯木力量大。因为卯木在月令又是中神。
寅木与申金+酉金,谁的力量大?力量相当。因为寅木在月令,但不是中神。
阴阳属性
阴:下降、收敛、寒冷、女、地、静、暗......
阳:上升、外放、炎热、男、天、动、明......
阴阳本质:是动态的,是事物表现的一种状态。
理解阴阳
1、阴推动阳;
2、阴阳与五行:
木火(阳)土(中性)金水(阴)。土随阴阳力量两边倒。阳力大随阳,阴力大随阴;
3、阴阳平衡:
①八字中:木火党=金水党→平衡
木火党6:金水党1→孤阴
木火党1:金水党6→孤阳
木火党5:金水党2→阴阳失衡偏枯
②生之过,则无情;克之极,亦无情;
③阴阳平衡在八字中用法:
▲看富贵层次;
▲看结婚应期;
找夫妻星:不一定男命以财星为妻,女命以官星为夫。阴阳平衡是尚可,阴阳不平衡时以日干阴阳属性反看,找阴阳缺少的那个五行。
▲看子女:木为输卵管,金为精气。阴阳失衡会产生不孕不育症。具体表现为:A一片金水(阴寒)生一个木(阳),容易宫寒或输卵管堵塞,产生不孕。B一片火(阳)克一个金(阴)容易使精气受损,也会产生不孕。
▲看寿命:孤阴或孤阳的盘,最怕受大运流年的生助引动出现此字,而应灾。至于是否有生命危险,应看运年组合。看寿命能100%可以确定的,就是孤阴、孤阳的盘,如果局中的孤阴或孤阳被制死,代表阴阳二气被制尽,人寿就结束。
断阴阳问题,除了要看整个盘的大象,就是看金水是不是特别的旺?还要看月令。比如说你月令是个丑,我们就知道了,丑月正在下雪,非常的寒冷。比如说月令是个午火,又知道了,这个天气太热了。但是月令如果说是辰,这个是阳春三月。那你就知道了,那你说阳春三月它孤阴孤阳,那肯定不可能。因为辰月阳春三月怎么可能孤阴孤阳呢,不可能的。这个月令不要忽略。
阴阳不平衡和孤阴孤阳,是两码事。到底是孤阴孤阳的一个盘,还是阴阳不平衡的盘,还是阴阳总体比较平衡的盘,要区分开。
除了孤阴孤阳的盘之外,其他的盘都按照正常的思维去断,就是比较体和用的关系。这样去断就好了。
七、易经基础理论总结
我们把前面所有学过的内容进行一下串联和总结,要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系统的、条理清晰的思路,在以后具体应用中遇到困难,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重新把思路串联起来,这就是扎实基本功,是一切的基础。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里面包含了我们前面学过的所有内容。有命理运势风水,这些东西最终都是与“我”发生作用的,我是为核心。命理中的“我”是现在的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命局的各种作用会变成未来的“我”。命理就是要知道过去的“我”,也要知道未来的“我”,其实就是一个探究“我”从现在走向未来轨迹的一个过程。
我们都学过了什么?
第一个是命。命是一切的根本。我是什么?我的本质是大车还是小车,是大树还是小树,所以要弄清楚自己的根本必须知道自己的命。命是天生的,是固定的东西。命就是根本,命就是轨迹,命就是定数,命也不可以被随便更改,俗话说“天命不可违”,就是强调命的先天性和重要性。
第二个是运。运是什么?运是天,是时间概念,是大运、流年的因素,由先天八卦而对应影响,知识的出处是从河图先天八卦里来的。这就是关于运的整个知识结构,那么对应以后要开启的新知识点就是天干。
第三个是势。是根据洛书后天八卦知识点来的,它对应的是空间概念,对应的是区位和调侯。区位、调侯、大运、流年、天干、地支,现在我们从前面把这些知识点已经引出来了,所以我们学的每个东西都是有出处的,没有出处的知识,这个知识就要需要去考证,需要推敲,就不能直接拿来用。只有这种有来处有去处的知识,才是脉络很清晰的,逻辑很连贯的。
第四个是理。理是什么?就是规律、人性、精神、平衡。
天人合一是世界的规律,这是道家的思想。对应的是人与万事万物的统一,这里面的核心点是规律。这个世界是由规律主导的,是讲规律的。
以人为本的世界,是儒家的思想核心。作为一个人的个体,要想立足于世,就得修身齐家,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人与人之间“仁义礼智信”的平衡关系。丢开了这些,就会寸步难行。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义”则是指正直和道德的行为;“礼”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礼仪和制度;“智”则是指智慧和学识;“信”则是指诚信和信任。这些德目不仅是个人品德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知行合一的世界。讲究的是人性,解决的是人的问题,人一生都在学做人,也在学做事。做事之前先做人,人做不明白事就做不好。做事衡量的是利益,做人衡量的是立场。一定要把这个分清楚,所以这是个做人做事知行合一的世界。
最后一个是身心合一的精神世界。这是佛家思想。精神世界是一个不需要用肢体语言和五官去感知的世界,是大脑幻化出来的一个世界,是一个纯新的无物质化的世界,是一个无欲望缠绕的快乐世界。
我们普通人就是处于繁重肉身+欲壑难填的贪心,使身心处于分离的状态,所以我们才痛苦。
所以一个真正的牛人,是能把易经学透的人,就是开悟了的人。他一定能认清和懂得这四重世界,在这四重世界里面,他都能获得了解脱。他在规律的世界里面,他知道用规律用方法;他在本体世界里面,他会讲究自律和修为;他在与人的世界里面,他知道如何摆正立场与利益的关系;他在身心的世界里,知道如何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与自己相处的和谐,让自己的心与身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所以说我们在学易经的时候,也要注意对易理的修炼。如果你的易理不够高,就相当于你在学某种学术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你就上不去。不论你学什么东西,到最后的核心理论,如果支撑点不够高,你就会有天花板,你就上不去了。这就是关于易理对应的是有四重世界:一个是自然的世界,一个是平衡的世界,一个是人性的世界,一个是精神的世界。这四层世界,各有不同的方法,但终点都是一致的,我们叫殊途同归。
第五个是风水。风里面环境是无形的,它是气是磁场,看不见的但它确实存在。包括我们思想观念的传递,它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对你却产生了影响,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磁场力,就会无形中影响你。那么水呢?水是有形的,有形的事物,对应的是事物万象。那么,它们两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是都来自于阴阳五行。
所以这张图里面就包含了阴阳五行、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在这里面全有体现。这张图就串联了前面讲的那么多基础知识,只是为了能让你们更好的理解。
理解了基础知识之后,我们再来继续理解之前讲过的万用公式(公式之母)。
万用公式:生数通过作用关系于定数等于成数。定数是固定的,是难以改变的。命理,是命和真理不能改变,它一定是具有固定性和唯一性;运势,它是时间概念,我们改变不了时间;地势是空间概念,我们也改变不了空间。
我们不能把北京搬到东北去,也不能搬到非洲去,所以改变不了。区位和气候是定数,那命理更是定数了。一个人的基因DNA已经定死了,他是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改变不了。狮子成不了老虎,大树成不了花朵,普通的小草,它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这是它基因决定的。因为内涵里面有它的指令和轨迹。所以DNA只是自然界的指令和轨迹的一个小部分,跟DNA类似的这种东西在自然界里面应该蕴含着很多,等待着我们科学的去探索。这就是关于命。所以图中蓝色部分的四个全部都是定数。
那定数清楚了,我们再看生数风和水。风和水是可以人为改变的,我们可以选择接受什么样的磁场,接受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环境,接受什么有形事物,我们可以选择。可以根据自然的追求去改变,叫趋吉避凶,趋利避害。这是生数。
那么一切是以我为核心,我为体。那么把它们六个因素串联在一起,共同作用在我身上就会起到了变化。那么作用这块有四种因素,一种是阴阳作用,一种是正向的生合作用,一种是反向的克破作用,还有一种是喜忌吉凶作用。
阴阳作用决定了平衡;生合作用代表能量的增加;克破作用代表能量的减损;喜忌吉凶作用代表了结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生成了未来的我。
未来的我会怎么样?就是通过喜忌来看的。喜就是对我有利的,是吉、是好的;忌就是对我不利的、不好的。
那整个命理作用流程这样对应下来之后,我们来看这个图就非常详细,非常详尽了。那么有了这张图,今后你去学习易经的时候,不论你学哪一个门派它都离不开这最基础的东西:比如天干、地支、气、象、无形、有形、生数、定数、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所有的术数体系一定离不开这张图,这张图一定要反复的去看,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就要反复去钻研,把从这之前的易经课程全部串联起来,只要把这张图弄懂了,你后面再学其他的就会融会贯通,就会非常的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