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易读
4、易经-八字之源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正式开始学习八字。所有的课程都是需要学习的,希望大家心怀平静,认真学习。这节课学习八字是怎样产生的,首先学习八字的源头-易经。
【学前提示】:现今讲八字的人,基本都不重视八字与易经相关连的讲解,很多人讲八字之前虽然也提一下易经,但那只是出于行业习惯,把易经作为八字课程内容的一种摆设形式而已,根本不知易经与八字母子相生、血肉相连之关系。这种教学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从根源上为起点的学习,所有的教学从一开始就走偏,终将是空中楼阁,油枯灯尽。大家须知。
易经是什么?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是阐述天地世间万物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原始《易经》有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易、归藏易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被誉为诸经之首。含盖万有,纲纪群伦,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易经》是中华文化宝藏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古代一切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华夏民族认识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指导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易经》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律法、文学、医学、艺术、教育、数学、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的“群经之首”,与它严谨的占筮记录,严密的哲学理论,周密的数术观点和唯物的归纳方法不无关系。由此而引出见仁见智的三千多种研究书籍,成为庞大的《易》学体系,它无所不包,对我国古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易至广大,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班固也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语《反杜林论·旧序》)。《周易》是华夏文化的思维方法,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是几千年文明大河中的引路灯,也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保证;《易经》是思维科学,它所提供的思维模式,是打开宇宙密码、启迪人们的智慧的金钥匙。
周易学术源流与传承。
到底什么是周易?学习周易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周易的本源啊,就是两本书,一本书叫易经,一本书叫易传。
我们来先说易经是怎么来的?易经是一本经书。中国的老祖宗在非常早的时候,对于自然是非常强的崇拜。会认为水是神秘的自然力量,火是神秘的自然力量。古人对自然非常崇拜,逐渐会衍生出对神明的崇拜。什么意思呢?古人把一切都归功于老天爷,或者说叫水神,或者叫火神,有神明的崇拜。深信只有对神明的崇拜,神明就会跟我们发信息,比方说今天下雨了,我们就会认为是老天爷在哭泣;明年大旱了,我们就认为老天爷是在惩罚我们,那么这种与神明的崇拜,就希望产生一个功能,就是跟神明沟通一下,问一问明年我们到底会大旱还是比较平安?我们多给他进行一些祭祀,看看能不能把明年的灾难给免除掉?那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职业,第一个职业叫做巫师,第二个职业叫太卜。
巫师是干嘛呢?巫师就是跟神明进行沟通的。所以大家经常看到古代的巫师,包括现代的所谓的巫婆这种状态,会进入一种很奇妙的状态,然后我们认为他能跟神进行沟通。那另外一个职业叫太卜,太卜就是通过龟甲和蓍草。乌龟大家都知道是一种活得寿命很长的动物。那么蓍草是什么呢?蓍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那么,古人认为因为它生活的时间非常长,所以龟甲和蓍草它们都吸取了天地的灵气。所以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与神明进行沟通。那过去的太卜用龟甲和蓍草进行占卜,他们的这些经验整合起来就得到了易经。这就是易经的起源。
那么易经包含什么呢?易经包含四个内容。
第一个叫挂名。大家看这个卦叫乾卦。乾卦就是他的卦名。
第二个叫卦象。你看这个乾卦,它是由六根道道组成的,这六根道道组成了一个画面,或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符号,这个就叫卦象。卦象是由六个爻组成的,每个爻都有自己的爻辞,一个卦有六个爻辞。
第三个叫爻。爻就是这一根一根的道道。
第四个叫卦辞。乾卦的元亨利贞就是卦辞。
易经就是这四个部分组成的。那易经有多少个卦和爻呢?64个卦,每卦有六个爻,64乘以6,一共384爻。分别都有卦名,卦象,卦辞,爻辞。这就是易经。
那看这些乾卦卦辞爻辞: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初九爻:潜龙勿用;九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爻:或跃在渊,无咎;九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爻:亢龙有悔。这些词特别熟悉,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啊?所以大家发现易经组成的这些内容,真的好难懂啊。
元亨利贞是什么意思啊?潜龙勿用是什么意思啊?或跃在渊是什么意思?好难懂,因为易经特别难懂,那就出现了易传。
大家首先要理解什么叫传?传,在中国所有的解释经的文字就叫做传。比方说大家听过春秋左传,春秋左传的意思就是左丘明写的解释春秋经的文字叫春秋左传。那么解释易经这部经书的文字呢?就叫易传。那孔子和他的弟子解释易经一共写了十篇文章,这十篇文章合称为十翼,就是研究易经的十双翅膀叫十翼。十翼包括什么呢?包括系辞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这就六部了,接下来是说卦传、卦叙传、杂卦传和文言传,一共是十部。
那么有人说,只有孔子和他弟子能解释易经吗?我能不能解释易经呢?当然可以解释。而且你解释的易经,也叫传。比方说苏东坡,就解释过易经,那苏东坡写的易传叫东坡易传。后人写的易传,前面都会加一个定语。如果不加定语,只说易传的话,那么易传就特指十翼。易传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易学文集,孔子和他弟子又是周代的,所以周易的周就是周代的意思,而不是周文王的周的意思。
那么世人把周易跟周文王扯上了又是什么意思呢?
伏羲画八卦。我们说伏羲是中国人智慧的老祖宗,伏羲画了八卦;
文王作卦辞。文王拘而演周易,大家听过这句话吧?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城”,完成上古奇书。困在羑里的时候,文王把八卦变成了八八六十四卦,然后写了卦辞。
周公写爻辞。这里的周公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周公解梦的那个周公,也不是指周文王。周公呢,给每个爻都写了辞,叫爻辞。
孔子作易传。孔子对卦辞爻辞进行了研究,最后写了易传。
那这些人大家都知道的,是不是都是大圣贤啊?他们用大智慧共同来完成了周易。因易经最终完成的时代是在周,故名周易;因为周易里面包含了我们的圣贤的智慧,所以大家尊称周易为中国的哲学和智慧之源。
在那个时代,孔子是特别喜欢读易经的。有一个词叫韦编三绝,韦是指的竹简,编指的是穿竹简用的牛皮绳,三绝,就是穿竹简的这些牛皮绳都断了好多次,注意这个三不是123的三,这个三是很多的意思。可以想到孔子得多么爱读易经。
孔子晚年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就是说,让我多活几年,如果50岁时就学习《周易》,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这是用来说明学习易经的好处,意思是说如果我能早一点学易经的话,那我可能就不会犯那么多的错误了。早学比晚学好,晚学比不学来的好。
孔子学易经是50岁的时候开始学的,深深的感到自己学周易学晚了。所以古代的圣贤,无不推崇易经里面强大的智慧。
周易不光是被孔子推崇,在后面的时代里面,更是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顶级智慧。比方说,汉武帝就将易经列为五经之首,我们讲诗书礼易春秋。易经是“五经之首”;司马迁在史记里面说易经是“究天人之际”的大道;汉书里面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势历三古”,就是说周易里面包含了所有的古圣先贤的智慧。那魏晋的时代的三玄、科举制度,三玄是什么呀?就是周易,庄子,老子这是三玄。那科举制度里面,大家那么重视儒家学问,而儒家的易经又是五经之首。所以周易在中国文化里面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大。
《周易》是易经和易传的结合,叫做周易。周就是周朝的意思,那易字怎么理解呢?易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月字。所以易字本身代表的就是日月变化。易字又代表着蜥蜴,蜥蜴就是古代的变色龙,变色龙也是善于变化,所以周易的易字本身就是变化。所以周易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周朝研究的有变化的学问,这就是周易。可以这样去理解。
汉朝有个大学问家郑玄说,易有三个意思,第一个叫简易,第二个叫变易,第三个叫不易。
简易,就是大道至简,告诉我们万千变化着的、纷繁复杂的事物里面最本质的因素就是“简单”。
变易,它的本意就是变化,告诉我们的是:再简单的东西也会变化。
不易,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容易。万事万物都可由简单变复杂,由复杂变简单,这个循环往复的变化过程不容易;二是强调的是不变,就是终极。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经历发生、发展、鼎盛、衰退、死亡的一个必然过程,终极状态都是死亡后的静止的、归零的状态。
易学是在告诉我们终极智慧:最简单的东西,都可以生变为无限复杂的东西;而在诸多因变化而纷繁复杂的东西里面,又能找到最简单,最本质的终极道理。这就是易学。
易经所揭示的这么一个变化过程,就是一个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一个过程。
在漫长的周易研究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分成了两大流派,即:易理派和象数派。
易理派。这一派认为周易里面包含了古人最深刻的智慧,只要把它的智慧研究清楚就可以了,强调的是“经义道理引人生”理念。这一派里面又分为三个宗派:分别叫老庄宗,从道家思想的角度来研究;儒理宗,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来研究;史事宗,从历史的角度来论证易经里面的道理。
易理,就是易经之理,不同于学术研究的义理。易经之理是从易经庞大的体系里面探寻的本质之理。其本质之理就是“一分阴阳,阴阳合一”。这就是让我们把事物本来的面目搞清楚的核心点,也是基本点,更是原点。由这个原点,演变出了阴阳、四象、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以致万事万物。这就是事物的本质,事物运行的原理。
为了加深大家对易理本质的理解,我们努力从事物角度来进行阐述。事物有无形无象的事物,也有有形有相的事物。
有形有像好理解,就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得到的一切东西。而无形无像的东西就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一点。我们肉眼虽然看不见,但并不等于它不存在。
就比如空气是无形无像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呼吸空气。思想意识也是无形无像的,但也客观存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它来指令我们的一切行为产生。时间也是无形无像的,但也客观地存在,太阳东升西落就度过了一天。冷暖也是无形无像的,但它的存在,让我们感知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宇宙空间也是无形无像的,但它的存在让我们知道它承载着无数的星球....
我们把有形有像的东西,我们称之为阳;把无形无像的东西称之为阴。由此形成了阴阳概念。
有形和无形的东西之间都存在着不断的转化过程:
水在地上是归属于阴的东西,是有形有像的;火在地上归属于阳的东西,也是有形有像的。但水通过火加热形成了水汽上升到天空,就成了无形无像的东西,这就是阴阳相互转化之理。
树是有形有像的东西,但它靠吸收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靠吸收地下的水分和营养来维持生长能量,树是有形有像的,而吸收的阳光、水分、营养又是无形无像的。
有形有像的树,经过火烧之后变成了灰入土了,有形有像的树又变成了无形无像的了。土中又长出了其他植物,又变成了另一种有形有像的东西了。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在进行着一种“从无到有,又从有变无”无限的循环转变。
阴推动着阳,在天为气,落地成形;往往无形无像的东西的力量却比有形有像的东西力量还要大。
所以,易理阐述了万事万物,有形的、无形的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存在着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相互变化着的一种本质关系。
《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语出《易传》中的《象传》。意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其实这就是易经中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一种规律的具体的体现。
在易理出现了以后,易理又经历代圣人深化具体先后分出了几个分支。
第一位圣人老子写下了道德经。道德经里面就阐述了一个核心的道理,叫“天人合一”。
这里的“天”泛指宇宙空间;“人”泛指大地及大地上的所有人和事物。
天人合一是啥意思呢?以我们人来做比喻,人就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就像人体的一个细胞,相对于人体来讲,细胞是人体里面的一份子而已。所以人就要与世界这个整体融为一体。那怎么能做到与天合一呢?那就要了解天道,了解大自然的规律和道理。
道德经81篇都是在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世界的所有关系最终的结果都是实现了天人合一。
第二位圣人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儒家学派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义”则是指正直和道德的行为;“礼”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礼仪和制度;“智”则是指智慧和学识;“信”则是指诚信和信任。这些德目不仅是个人品德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仁义礼智信”在易学命理中对应的是“木金火水土”五行。
第三位圣人是释迦牟尼提出了修行思想“身心合一”。“身心合一”能结合到我们的体和用之间的关系了,那么我为体,一切为用。也就是说,我存在这个世界才有意义;我不存在了,这个世界在不在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我已经不知道了。所以是因为我的存在,我才能感知到了世界。因为我作为,这个世界才作为;我不作为,这个世界就不作为。所以一切。都是从我的出发点,以我做参照的。所以我在这个芸芸众生之中,我如何来处理好我跟外界的所有的事物的关系呢?
身心合一体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又是怎样的呢?比如当今这个社会,有很多人他创造了很大的价值,他在社会上很有地位,但是他不快乐,他无法解放自己,他活不出自我来。他活在一种责任,一种精神的架锁里面。他无法释放自我,放不开自我,那是为什么呢?就是没有处理好自己跟自己的关系。
所以身心合一就是我身跟我心之间的关系,我能不能倾听我心之所想?我能不能按我心之所意。然后从内而外的生发出来一些东西,能从精神上的解脱的东西,而不是说用脑子,用欲望就是一定要实现什么什么。我们所有不快乐的人,所有困惑的人,所有的烦恼,皆因为你没有跟自己实现一种和谐,你跟自己不和谐,你跟自己是有矛盾的。其实不是你跟外部的矛盾,是你自己跟自己的矛盾。这人最难弄懂的就是自己不懂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干什么?永远弄不明白。其实这个问题在佛家思想里面是很清楚的,你们看真正修心修佛的人是不是都看破红尘非常淡定?因为他们已经看清楚了一切事物皆为像,皆为像。
第四位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知行合一就是我们的起念和结果都是合二为一的,几乎不要再动脑子思考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就像我们每天做饭、洗脸、刷牙那样就,到那个点的时候都不需要过脑子,就能够变成了一种记忆性的东西,条件反射性的东西。当你能做到这种程度的时候,你做任何事情都能手到擒来。
我们之所以没有把有些事情做好,是因为不够熟练;不够熟练,是因为没有掌握其中的原理和窍门和方法。
一个事情,它有九个要点,你只掌握了五个,剩下四个你没掌握,所以你就会出现时灵而时不灵。
知行合一,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事,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事和人、人和事。人怎么做事?人怎么和人相处?就讲这两个。怎么跟人相处,怎么做事,形成知行合一。这就是其精髓。
我们都知道,稻盛和夫一生俯首半阳明,说的是他一生只崇拜王阳明一个人。他这么尊崇王阳明,就是因为王阳明讲的这些核心的观念,对于我们当今的人来讲,也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王阳明是古今唯一做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他的知行合一对于我们后世来讲是影响深远的,我们一个人如果说做事儿做不明白,做人做不明白,那么你就一定要把知行合一搞通。
当你弄清楚这四个圣人思想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你看到的那个世界,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个世界,这个世界一共有四重世界。
第一重世界就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这个世界由规律主导,这个世界是讲规律的。
第二个世界是本人本体的世界。作为一个人的个体,要想立足于世,就得修身齐家,讲究“仁义礼智信”,丢开了这些,就会寸步难行。
第三个世界是知行合一的世界。这个世界讲的是做人和做事,人一生都在学做人,也在学做事。做事之前先做人,人做不明白事就做不好。做事衡量的是利益,做人衡量的是立场。一定要把这个分清楚,所以这是个做人做事知行合一的世界。
最后一个是精神的世界。精神世界是一个不需要用肢体语言和五官去感知的世界,是大脑幻化出来的一个世界,是一个纯新的无物质化的世界,是一个无欲望缠绕的快乐世界。
所以一个真正的牛人,是能把易经学透的人。他一定能认清和懂得这四重世界,在这四重世界里面,他都能获得了解脱。他在规律的世界里面,他知道用规律用方法;他在本体世界里面,他会讲究自律和修为;他在与人的世界里面,他知道如何摆正立场与利益的关系;他在身心的世界里,知道如何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与自己相处的和谐,让自己的心与身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我们普通人就是处于繁重肉身+欲壑难填的贪心,使身心处于分离的状态,所以我们才痛苦。
象数派。这一派的人人为周易最早就是用来占卜进行预测的,把周易里面的实战应用的功能发扬光大就好了。研究死亡是周易的卦象里面和周易的数字里面奇妙的规律。这一派也分为三个宗派:占卜宗,研究用周易来进行占卜的;谶纬宗,认为世间的祥瑞,灾役,灾难和变化,对应的是政治或者生活里面的因素。这一派在西汉的时候非常多,他们研究什么呢?今天大地震了,唉呀,皇帝,你今天应该下个罪己诏,为什么大地震是老天在惩罚你?但这一派呢,很快就消亡了,为什么?因为这一派,它经不起四个字叫妖言惑众。就没有一个当朝的统治者会喜欢别人用这些灾役来指导自己的管理,所以这派很快就消亡了。造化宗,认为通过周易的原理来模拟一套天地之间运行的大规律。造化宗的代表人物就是梅花易数的邵康杰,邵康杰就是梅花易数的创始人,就是造化宗。
易经分易理派和象数派两大流派。象数里面,又包含有象和数。我们先来讲一下易数。那易数是什么东西呢?很多的人都认为易数就是算命的,搞风水的,搞玄学的,甚至一些鬼神什么的。其实大错特错。
易数是什么呢?易数这个数是数学的数,数字的数,这个数代表的是什么呢?数学的数就是可衡量和计算的东西。可衡量计算的东西都会有哪些特点?那么我们知道现在元素周期表不停的往出推,推出上百位了,都是可以衡量计算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到最后都是可以衡量和计算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事物,最终的最小的部分,比原子分子还要小的小微,微小的东西,它的最最终的构成成分一定像数学的数字一样,然后他们进行一种排列组合,构成了一个壮观的,波澜壮阔的世界。所以数术的奥妙就在这里。
那如果要研究易数,那就离不开公式。可以衡量计算的东西,一定离不开公式。易数里面有两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公式,这两个公式对于我们后期去学习易经是有纲领性的作用的,如果这两个公式你弄不明白,那么你在研究易经的过程中,一定会有瓶颈,有阻碍,上不去。这是90%以上的易学培训机构都没有的密招。
很多人想学易经,操之过急,也就是说还没会走路,就想跑,这是肯定不行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易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决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从基础来学起,而且必须要扎扎实实地打牢基础这个基本功。基础不牢,高楼难造;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关系到能否学成的最重要的一环。
易数到底是啥东西?易数是一切事物运行的规律和公式规律,这种规律是自然生成的,但是也可以用公式计算衡量的。它里面一定包含四个要素:定数、生数、成数和运算方法。这个可用于计算一切事物。
从这四个要素中就得出了一个计算公式,它就是易经计算公式之祖。
这种智慧是古代先圣智慧的结晶,是洛书河图里面包含的东西。在讲洛书河图篇的时候,会再给大家讲这是怎么回事。这里面,先讲这个定数,生数,成数和运算方法之间的关系,大家要先整明白什么叫定数,什么叫生数,什么叫成数,什么叫运算法。
生数和定数,通过方法运算(作用关系),得到了成数。生数和定数通过运算可以变成成数,这就是易经计算之公式。
有公式性的东西,一定是真理性的东西。我们以圆周率来举例说明。圆周率公式是L=2πR。我们要求出圆的周长,是不是就要根据这个公式来看?那么,圆的周长等于2πR,这个公式里你会发现它运用的运算方法是什么?是乘法。2乘以π乘以R=L。
那么这里的定数是什么?定数就是2π;那个R是生数;L是成数。也就是2π乘以R就等于L,不论你用多少个数往里去套,它一定符合这个关系。
以此为基础说明,你感兴趣的话,把你学过的所有数学公式,物理公式,化学公式,你全拿出来,你往公式里面去对,都能对得上。无非就是一个运算方法和定数的一个关系,只是定数不同了。比如说我们这个世界上定数很多,比如黄金分割点零点六一八;比如音速三百一十四米每秒;水的结冰的温度0度...就这些固定了的东西,数学里就把它叫常数,在我们古代易经里面早就有,叫它是定数。固定了的数就叫定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微妙的东西是固定的,那这个就是定数。
那么生数是啥呢?生数就是我初始的那个数,我想用a得到b,那么就是我必须要用a。这个a就是生数。
成数就是最后作用结果得到的那个数。
运算方法就是你用a得到b的时候,它经过了一个什么样的一个反应,一个变化,它就能变化出来。
所有公式都符合这个原理,这就是关于易数的解释。
那么这就是易数里面一个很庞大的理论基础。我们去研究易数的时候,就要明白我们推导这个人的命理,还是看这个风水,里面那些东西它都离不开精密的推算计算。为什么我们讲易数是科学的?那就是因为它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推演出来的,逻辑非常清晰,它里面蕴含着大量的公式。如果没有足够的公式去支撑它,它一定不能称之为科学。有公式的东西它一定合理的。这就是易数它为什么可以称为人类科技的天花板。也就是说,人类的科技水平取决于易数的发展高度,所以易数就这么牛,就这么厉害。所以你们作为一个想要学习易经的人,你一定要知道易数的伟大之处。(须知:当今90%以上的业界人士都抛开了这个原理,或许是压根儿就不知道有此原理。)
象数的象就是表现事物的形态,是我们用来计算的对象,是用来研究的对象。
是我们去作用的对象,也是和我们产生关系的对象。这一切就是象。
象的定义:其一,自然象。在一切事物上的表现形态,无形为气,有形为象,气象循环生化为自然象。其二,人为象。人类通过创造符号来表示自然象,最通用的是语言和文字。象是对事物的一种表示。
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东西。用什么来体现?比如说一个小孩刚出生,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你怎么教他?大人是不是带他去摸摸水,然后告诉他水,他通过水的发音就记着了这是水;水是什么?他又通过实物认识到水。通过听和看结合形成的这个画面,就是象。所以象往往是由此及彼存在串联关系的。不论是语言,声音,文字,图像,这一切都是为了传递一个信息来表达那个事物。把这个事物尽可能表达的接近客观,接近完整,但是绝对的客观是做不到的。我们没有办法对任何一个事物进行完整的,精准的100%表达,只是能够通过一些方法让它相对能够具体一点,因为象本身是抽象的东西。
我们说这个地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啊?有人说地球是圆的,但是你实际测量过程中,它有山有水的,高低不平,它怎么能是圆的呢?它不可能是圆的,只能是说我们抽象了它,定义了它是个圆的。实际呢,它不是圆的,这就是这个道理。
再比如说这个水,我们中国人写成“水”,英文的水呢?写成“wart”那么把水拍成图片呢?我们也知道这张图是水。那水还是水,但在不同的时候所表达的象就是不一样。当你用电脑去搜“水”,你会发现可能有上亿的链接,里面各种各样的展示,当我跟你说水这个概念的时候,每个人脑子里形成的水的概念千变万化,一万个人,一亿个人,会有一亿个不同的答案,这就是象。它难的地方,因为一万个人的心中有一万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观点不一样,能联想到的东西就会不一样,但是我们一定要根据易学里面最精髓的东西,它是有共性的,我们是利用共性的东西来进行一个有序的、最起码是从基本上来讲,我们是靠谱不偏离的。比如说我们讲火这种东西,那我们说火最起码有些特性,火是不是能发光啊,这是一个特性。火是不是能发热呀?这是不是一个特性。火是不是能看得到啊?这是个特性。就是说一个抽象的东西,我们要能给它找出一些特性来描述它。这个就是易学里非常重要的东西。
那大家要能够更清晰的了解什么是意象。树是死的,象是活的。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个世界可以千奇百怪,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一样,因为象就是独立的,不一样的,差异的,所以象是具有差异性的。那我们去研究象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差异性,把差异的抛弃掉,通性共性的东西找到。
我们都知道,文字,符号,图像这些都是构成象的东西。包括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是不是也是成象,也就说我们看到的黑色真的是黑色吗?不一定。学过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我们看到的颜色是事物反光反回来的颜色,事物本身是没有颜色的,我们看到的是光的颜色,也跟我们眼球的处理有关,也就是说如果换一种方法,如果我们把我们眼睛里面看到的、这个大脑里面的整个处理色彩的位置(信息处理)给它进行一个调换,那么最后我们看到的世界可能会非常的搞笑。比如说我们把黑色和白色对调了,把红色和绿色对调了,那得出的结果又会是什么样?所以我们看到到的其实本身就是个象。象它有什么样特点,它一定是虚的,我们看到的东西很多都是虚的,不是真实的。但是我们要通过这个象作为一种媒介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来实现社会的协作。
我们来再来看个问题,我跟大家讲两个方形的物质象。那你能想到的是什么啊?两个方形的东西很多啊,那有人想到两个快递箱,有的人想到两箱方便面,有的人想到的是两个铅笔盒。是不是方形的东西太多了,它包含的太广了,所以象学派它其实它就是什么呢?就是通过抽象的分析,找到共性之后,沿着这个理论往里面细细的扎,不断的进行收缩排除,去进行条件的排除。我们刚说了,这个箱子是方形的,那么第二个我说这个方形的箱子,它本身不大。它的大小大概在一拳头左右,那你再去想一拳头大小的方形事物又有什么?有的人可以想到这是个小闹钟,方形的闹钟,有的想这是个方形的储蓄罐,方形的小船,小砖头等等,还有很多。那么我们再往下来分,说这个方形的东西六个面是一样大的,是个正方体。这个时候我们能想到的东西就越来越少,越来越有限了,所以它就是通过条件的制约,让符合条件的越来越少。是我们象学的一个思路。
当我们通过象学法来去判断一个事物的时候,就要进行快速找到关键的要素来进行排除,来削减它这个范围,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一个体现。方形的、小方盒子,比如说现在小孩玩的那种小玩具,小方盒子有很多。那么我们再往下来说,我说这个小的、方的东西是可以动的,横竖左右都能动的。这个时候很多人立刻想到这是魔方方形嘛,可以转动,上下左右能转动,是魔方;那这个时候我再说,这个方形的东西它分成了多少个小块儿?分成了多少个小面儿?因为我们知道魔方那个是有九个的,有16个的。有四个的。魔方分很多种,它具体是哪个呀?它还要细分,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样去细分下去,它就像一个漏斗,它可以无限分下去。
所以就说我们去看一个人的八字命盘的时候,他给你了这个东西之后,成了这个象之后,你能不能快速的根据这里面的象,然后把它进行拆分,把那些不符合条件的拆分掉,然后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像漏斗一样,一点点的过滤,最后推理出来最符合的那一条,这就是关于象的理解。
象博大精深。象是一切事物的表现形式,象是人类文明的天花板,象是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一个表现。
我们之前没有手机,我们创造了手机,手机是不是也是一个象?那等过个几十年,可能这个世界上就不用手机了,那别人再问手机是什么东西,这个象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很多新的事物,都是根据我们所需要的这种条件创造出来的,我们想要它某些功能,就会给它先设定一个象的范围。有了这个范围之后,在这个范围基础之上进行推力,比如说汽车现在又出现了电动汽车等等。
易经里面存在着理数象的关系。理是最基础的原理,基础原理之上必然会出现公式,公式出现了以后必然出现应用。
象学是应用部分,理是原理部分,数是科学部分。他们三个互相之间谁也离不开谁,是一个整体。对于学习易经的人来讲,一定要把理数象的基本原理,基本道理弄通。只有这个搞清楚了,后面再去学才会游刃有余。
接下来讲易数在我们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易数又分为了五个流派,
易数分为的五个流派,分别是山医命相卜。
那易经实战值得我们要探讨的是周易衍生出来的“五术”:山,医,命,相,卜。
山:修行、道法、符咒等。
山其实就是仙,修行求仙的方法,包括修行,道法,符咒,那些求道的,求仙的,研究思想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古代思想家探寻宇宙奥秘,希望长生不老。思想家,哲学家和求仙、求道的人。甚至古代的炼丹术都在山术里面。
医:五行、六经、经络、运气等。
医就是中医,中医学是中国现在一门显学,已经蔚然成为大家了。五行,六经,经络,五运六气等等所有理论核心都源自易经,是中医里面辩证论病的主要理论。
命:四柱八字、紫薇斗数、铁板神数、河洛理数等。
命指的是什么?指的是研究命理的,研究天数的,研究国运的这些东西都是。研究命数的方法分为:四柱八字,紫微斗数,铁板神数,七正四余等等。这些是最常见的。
相:手相、面相、风水、姓名等等。
相是什么呢?相既是给人相面,也是给万事万物相面。运用的是人和事物的象和理之间的关系。很多看相看得都特别准,看面相,看骨相,看皮相,通过人的相、骨、皮之间的组合,能看出这人是什么样的人,富贵与否。看事物的包括那些看风水的,堪舆的,研究地理的等等。包括了人的像,山水之间的像,芸芸众生的像。相学派最典型的就是风水师,相学师。这里面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手相、面相、风水、姓名、奇门遁甲、梅花易数、六爻、和大六壬,这些都是相卜的内容。
卜:占卜前程、占卜未来。
那么我们是怎么样去占卜前程、占卜未来的呢?就是运用易学里面一共分出来的五个流派分别拥有的知识和技术,按照特定的规则来进行占卜。
学习五术,都离不开要用到很多很多的易经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学习五术必须应知应会的源头知识点。
零:无极生太极;
一、太极生两仪;
二、两仪生三才;
三、三才生四象、四季、四神;
四、四象生五行、五方;
五、五行生六爻、六神;
六、六神生七政;
七、七政生八卦、八门;
八、八卦生九宫(洛书)、九星;
九、九宫生十干(河图);
十、十天干;
十二、十二地支。
以上的相关内容,在后面的课程中还会进行专论,确保大家学习的需要。当你把易经的基础去扎牢的时候,不管你学哪个流派,你学起来都容易。我们学易经基础入门部分,相当于你从小学念到了高中,然后进行分科再去选择具体的去学什么?
其实只要大家能够掌握了以上这些易经知识内容,就已经超过了中国9999%的人了,因为能够知道这些内容的人不超过1‱。
当然,以上的这些内容,这里大家只要有个概念就可以了。在后面的课程中会挑选跟八字相关的部分内容,还会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理解。
本节课就到这里,大家看后就知道都是干货满满。另外提示大家,我们每一堂课讲的知识点非常密集,涵盖了这个方向上几乎所有的知识点。所以大家要想学好八字,一定要深刻的去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我们下次课再见。